出身中國大陸﹐旅居德國﹐美國多年後﹐今落腳於新加坡大學任教﹐並於杭州中國美院攻讀博士的行為藝術家蔡青﹐將於八月偕妻返回台中渡假﹐七月初我收到他的電郵詢問可不可能在八月底他離台前在台南一起做個行為。我和蔡青相識於印尼的行為藝術活動中﹐他對行為的熱情遠高於我﹐行進坐臥間想的都是這玩意兒﹐而且主動出擊尋求做作品的機會﹐此次他找我便是一例。相較於他﹐我真是疏懶太多…
他積極﹐我被動。他節奏快﹐我緩慢。他雲遊四海﹐我執著一地。差很大。但是我願意呼應他的召喚﹐放下自己的習性與該是全然放鬆休息的空檔期間﹐為共同的志趣再次全力以赴。
令我十分感動的是﹐幾位年輕的本土藝術家也願意放下自己手邊的工作﹐前來參與我們迫在眉捷的活動。而且我屬意的「IN ART加力」畫廊﹐也竟剛好有一個空檔可以配合我們的時間﹐提供場地﹐真是銘感於心。
然後便是命題了。該為此次活動取名為何?傷透腦筋﹐許多像樣不像樣的名號指間流過﹐就在幾乎被亂碼攻克﹐即將當機彌留之際﹐突然亮出三個字—藝窩瘋!!!想想﹐這幾年﹐國內外現場行為/表演藝術的確有愈來愈興盛的態勢﹐去年巡迴台北﹐台東﹐高雄﹐台南「在路上國際行為藝術交流展」時﹐更讓我看到現場行為表演對青年學子產生的莫大魅力。那麼就在極有可能的「一窩蜂」來到之前(可能嗎?不可能嗎?你是在自我陶醉/催眠吧!好吧﹐就算是吧)﹐何妨先讓我們「藝窩瘋」一下呢?!
此次策展主軸在於藝術家先個別後集體﹐亦即活動初始由藝術家們同時但個別在展場裡或周邊街廓盤據一方進行個人作品﹐然後漸次回返至展場融入集體行為﹐與其他藝術家/作品/物件/觀眾/空間/環境…產生關聯互動﹐可集體可個別﹐可深陷可抽離﹐可凝具可崩散﹐在行為表演現場形成一股由不同意識或潛意識或無意識構成的(趨)動能﹐往一個無法預知﹐無以名狀﹐但精彩可期的某種發生/總體表演樣貌走去…
這對藝術家是一個艱難挑戰﹐他必須要在無數個當下出招/拆招或是結構/解構;對觀眾也是一個挑戰﹐他將沒有一張固定舒服的椅子可坐﹐沒有一個清晰感人的故事/文本/敘述可以遵循﹐他必須在空間裡隨藝術家遊移不定﹐在觀看的過程裡陪同藝術家不斷感知一切立即的發生:現場的氛圍﹐溫度﹐空氣﹐光影﹐同情﹐意義﹐反思﹐疑問﹐抗頡﹐療癒﹐幽默﹐諷刺﹐理性﹐感性…
於是﹐「藝窩瘋」將如「阿川行為群」一直以來的策展風格﹐尋求實驗當代現場行為表演可以往未知發展/探究到何等境地…是關心當代前衛藝術者﹐與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相關科系師生所不能錯過的一場夏日表演盛事。
葉子啟 〈前言〉﹐《藝窩瘋記錄手冊》﹐ 阿川行為群﹐2013
葉子啟 〈前言〉﹐《藝窩瘋記錄手冊》﹐ 阿川行為群﹐20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